重庆荣昌:“学徒式”帮带就业快!

  “严格按照我教你的操作程序来,一步都不能错。”“好的,谢谢师傅。”11月13日,在重庆红宇精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华益分公司的装配车间,退役军人罗奎正在师傅刘海燕的指导下独立操作设备。

  刘海燕在一线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技术过硬。今年2月,退役军人罗奎进入公司学习,与她建立“师徒”关系。手把手教、一对一学,目前罗奎已经转正,平均月薪8000元。

  和罗奎一起进入公司的,还有张聪等20余名退役军人。张聪的师傅倪章川感慨道:“我快退休了,张聪应该是我带的最后一个徒弟,让我骄傲的是,别人用半年时间才掌握的技术,他两个月就学会了,以后一定能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

  精准对接退役军人就业需求、精心挑选技术能人当“师傅”,帮助退役军人学好技术,稳定就业,这是重庆市荣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探索的“政府+企业+技术骨干+退役军人”就业帮带模式。荣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10余家大型企业合作,由企业推荐3—5名技术骨干担任退役军人导师,对新进企业的退役军人进行“传帮带”,既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又帮助退役军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始终把退役军人稳定就业放在第一位。”荣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唐贤辉说。常态化联系合作企业,推荐合适的退役军人到一线岗位“跟师学艺”,除了企业发放的基本工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分别给予退役军人及其帮带师傅一定的生活补助和培训费用。截至目前,被推荐到企业“学艺”的10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了百分百就业。

  “这是荣昌特有的朱砂釉,极其难得。”秋末冬初,坐落在安富街道一角的安北陶艺村,宁静、古朴。退役军人邓运刚一边聆听陶艺大师刘吉芬讲授制陶技艺,一边观赏展架上的陶艺作品。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安陶”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吉芬所教授的退役军人邓运刚、邓林茂等,均已“出师”并创办了陶艺工作室。

  唐贤辉介绍,通过建立“学徒式”帮带机制,聘请陶艺大师担任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十分有意义。“教退役军人制陶,不仅能让他们学会一门手艺,更是在进行一种文化传承。”目前,全区已有12位退役军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荣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继续完善“学徒式”帮带机制,扩大退役军人就业合作“朋友圈”,壮大技艺传授“师资”力量,真正让退役军人学好技术,实现高质量就业。

特约通讯员 周艳红 通讯员 邬权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