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高压线上
电力的律动在高压线间交织,设备的轰鸣在空气中回荡。带电作业工人身着护具,穿梭在光芒与电弧的舞台上,为灯火防线筑起坚实堡垒。
退役军人高永强,是万千带电作业工作者中的一员。26年光阴,他从一个“门外汉”蝶变为国网系统的首席专家,用坚韧品格和专业造诣,护佑着城市的电网安全。
永不消散的灯光
一身褪色的蓝工装,中等个头,鬓角微露斑白,脸上刻着两条深深的法令纹,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着淳朴。高永强朴素的外表让人很难想象他是从国网系统几十万人中脱颖而出的首席专家。
高永强的二爷爷参加过渡江战役,两个舅舅也都参过军,他本人从小就崇拜军人。1992年12月,高中毕业前夕,高永强从学校应征入伍,成为原武警部队北京总队的一名战士。
不服输、不怕苦,高永强在各项军事考核中都表现优秀,还被选为钱学森的驻地警卫。他未曾料想到,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相遇,深深影响了自己的一生。“第一次见钱老时,他穿着旧布鞋、老军装,衣着非常朴素。那时钱老已经八十高龄,每天仍旧坚持学习到深夜。我深受触动。”老军装和旧布鞋的朴素,无法掩盖钱学森身上的睿智。从钱老的身影和凌晨不曾消散的灯光中,高永强的心中渐渐滋生出对知识的渴望。他领悟到,只有持续学习,方能不断成长。时至今日,他仍保持着每晚看1小时书、干1小时活的习惯,日复一日,从未间断。
钱老带来的力量,宛如一颗沐浴在时光细雨中的种子,被高永强深深植在心里。时光悄悄推移,高永强的专业技能,如同树梢上的嫩芽,一点点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生命力。
万家灯火的守护人
1997年8月,高永强退役,进入国家电网东营供电公司。他的训练场也从军营变成高压线。
人体短期内能承受的最高安全电压为36伏,而带电作业检修工经手的电压通常有110千伏、220千伏。他们宛如站在雷电交加的风口,一丝差池都可能造成不可承受的后果。“带电作业虽然危险,很有挑战性,但从黑暗到光明,它带给百姓的是最直接、最实际的守护。”“不服输、敢争先”的品格激励着高永强“要做就做到最好”。仅为练习攀登杆塔这一基本功,他就磨破了上百副手套和十几双胶鞋。连续训练三个月没有回家,换来的是他攀登杆塔的速度从每次12分钟降为57秒。
高永强总是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把每次检修任务都当成锻炼机会。有时为了一个新的作业项目,他会在训练场地模拟操作上百遍。高永强家里墙上贴的、桌上摆的,都是各种带电作业的资料和书籍。白天劳作于工地,晚上回到家他也不停歇,而是捧起书本继续学习。
2002年,高永强有过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适逢山东省开展第一轮城市电网改造,当他完成一个开关的安装时,电气设备瞬间击穿爆炸,粉尘和硅油溅洒在他的脸上,留下许多斑点疤痕。即便如此,他仍然甘做高压线上的“排雷兵”,26年来带领团队开展带电检修作业1.2万余次。
工作里,高永强总是昼夜坚守岗位,努力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但对自己的家庭,他却很少有时间陪伴。当被问及女儿年龄时,高永强迟疑良久,话语中满是愧疚:“女儿16岁了,我陪伴她的时间加起来可能都不足1年。”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掩饰自己的情绪,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传承者,也是探路者
这些年,高永强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逐渐积累起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的理论知识。2021年12月,高永强获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截至目前,他累计授课7600课时,指导一线带电作业工人12200余人,修编国家及行业标准16项,出版教材21部,有力提升了国内相关从业人员的标准化作业能力。2022年,高永强当选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也是该委员会委员中唯一一位退役军人。
高永强还记得刚入职时,师傅刘洪信一点点教他,不厌其烦,即使出错也从不指责。自己变成老师傅后,高永强对待新一代电力人同样手把手地指导、心与心地传承。
“我要留在这个岗位,把我的技术和技能传给下一代,让他们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为国家电网服务。”正是出于对行业的热爱、对年轻一代的爱护、对国家和专业的担当,高永强多次拒绝了高薪外聘和企业岗位调整的机会。在他看来,在岗位上奉献,得到企业、行业和广大用电客户的认可,比金钱带来的满足更为珍贵。
带电作业承载着电网检修的核心,随着配电网的快速发展,作业方法、工作器具等需不断探索、加工和改进。高永强作为公司创新团队的领衔人,先后主持研发冷热一体带电作业用智能送风装置、电缆管道牵引机器人、带电作业专用电动绝缘伞、带电作业可调式降温服、带电作业绝缘漆喷涂机器人等项目。目前这些创新成果均已顺利完成转化,并广泛应用在电力检修现场,累计为国家电网节省检修施工费用近9600万元。
如今,高永强积极带领团队申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承担2个国家标准、3个行业标准的编写任务,还肩负着山东省电力公司揭榜挂帅项目的设备创新研发工作。他满怀信心地表示:“希望能通过我和团队的努力,逐步实现带电作业核心装备、人身防护用具的国产化替代,推动我们带电作业生产检修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特约通讯员 马斌国 通讯员 朱贞高 刘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