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边境线上的 团结之歌

漫无边际的大草原,一辆小客车载着我们,一程又一程。

窗外看不到尽头的绿色映透着祖国北大门的勃勃生机,记者脑海中不禁在想:是谁在守护这片土地?他们靠着什么力量在坚守?

看到窗外的山坡上闪过一串双拥工作宣传标语,记者心里一下子有了答案。

她送来一面锦旗

武警巴彦淖尔支队营区,有一个“功勋荣誉长廊”。长廊中的一面锦旗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锦旗上写着“武警显神勇,罪犯现原形”。

这背后有什么故事?

送锦旗的人,是当地的干果店老板马翠英。

2023年1月1日,正值元旦假期,马翠英接到一个特殊的订单,价值4万余元。对方的微信头像是“军人”,还发来盖着武警部队“公章”的“采购函”。

马翠英正为这笔“大订单”高兴不已,准备安排发货,却被刚刚进店的儿子常明宇拦住了。

“他们付了一部分款项,肯定不是骗子。”马翠英说。

常明宇听后直摇头,按住母亲要给陌生账号发货的手,迅速找朋友帮忙联系到武警巴彦淖尔支队。

“采购函上的表述有错误,人是假的,章也是假的,建议直接报警,我们可以配合指认。”宣传干事侯超仁点开图片查看后,“秒回”打假,及时制止了一场诈骗,并向公安机关反馈了这件事。

一周后,马翠英主动制作了锦旗,在儿子的陪伴下来到支队,当面表达感谢。当地公安机关也以此案件为例,专门开展了一次反诈宣传。

在支队史馆里,还有不少见证了“军民鱼水情”的锦旗。

“这面锦旗是帮扶村的老百姓送来的。”支队执勤一大队副大队长布和图木尔陷入了回忆。

6年前,这位蒙古族军官看着还没有脱贫的哈达淖尔村,心里五味杂陈。在他的建议下,支队与哈达淖尔村签订了帮扶协议。布和图木尔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操着一口熟练的蒙古语,带领官兵为村里的学生讲国防教育课,向农牧民传授创业增收知识。

帮扶中,支队发现,村民致富的“拦路虎”,是村里那条泥泞不堪的土路。物资运不出去,村民的收入就上不来。

尽管援建经费紧张,支队还是先“挤”出3万元经费,为村里安装了20盏路灯,方便居民生产生活。

2020年,支队集中投入20万元经费,专门用于援建哈达淖尔村道路和路灯。这条长600余米的“爱民路”,成为村民的“致富路”。

在武警巴彦淖尔支队的帮助下,哈达淖尔村变了样,村里有了垃圾桶、清运车,修好了水渠,种上了树苗……哈达淖尔村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超过当地人均年收入。

他消除一个遗憾

烈日下,一袋袋西瓜、一箱箱饮品从车上卸下来,码放整齐。今年“八一”,徐虎东给乌拉特前旗人民武装部送来了“清凉”。

“我不是大老板,只能尽力送些有用的。”这样的慰问活动,徐虎东已经坚持了23年。

“没有部队5年的教育,就不会有今天的我。”2001年,徐虎东退役回乡,经历了创业艰难的他,在2002年春节前夕开着冷藏车,来到了武警乌拉特前旗中队。穿着退役时战友送的那身迷彩服,他激动不已:“我原来就在武警当兵,看到他们太亲切了。”

从此,每逢春节、“八一”,徐虎东都会去慰问部队,从未间断过。

徐虎东的身影还时常出现在救灾一线。2003年,乌拉特前旗公庙乡段黄河堤坝水位告急,驻地部队第一时间参与抗洪抢险。徐虎东闻讯,迅速找来相熟的三名商户,开着两辆装满牛羊鱼肉的面包车,直奔物资收集点位,他再三叮嘱物资管理人员:“一定要送到战士们手中。”

5年前,乌拉特前旗又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雨,农田庄稼受灾严重,主干道路被洪水淹没。听闻武警部队参与救灾,徐虎东再次站了出来,筹集物资、联系车辆,研究运输路线。

“我们另辟了一条村里的便道,路程是原来的两倍,好在顺利送到武警官兵手里了。”回忆起救灾场景,徐虎东有些哽咽,“他们借了一处仓库休息,战士们回来都累坏了,鞋里灌满了水,脚被泡得发白,真让人心疼啊!”

徐虎东的付出,得到了多方肯定。2019年,他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模范退役军人”称号,然而他心里一直有个遗憾……

“看到战友们冲在一线,我们也想发挥退役军人力量。”3年前,徐虎东加入巴彦淖尔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战友。从出资慰问参战老兵,到协调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问题,再到帮扶退役军人创业……年近半百的他,找到了新的事业。

“这是我儿子,今年3月参军入伍了。”徐虎东点开微信,给记者展示了一张照片,语气里满是自豪。照片上,是一名身穿迷彩、身姿挺拔的战士。

她们同守一片“边关”

“结婚快10年了,每年相聚1到2次,一共50天左右,有时八九个月才能见一面。”军嫂高小红的话里满是牵挂。

高小红的丈夫常年在新疆喀什地区服役,一年中有280多天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执行任务。每次相聚,他们都要跨越近4000公里,往返最快也要20多个小时。

2014年12月,婚后的高小红首次随丈夫来部队。第二天,丈夫就接到紧急任务需要出差。“他当时觉得我人生地不熟,犹豫着想请假陪我,但我没同意。”高小红说服丈夫,一个人一待就是40多天,独自度了“蜜月”。

这些年下来,高小红深感戍边军人的苦和累,跨越千里的思念,被她化作为家庭付出的动力和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丈夫在边关尽职尽责、两次立功,也让高小红获得了“冲锋的勇气”。“军人的军功章里有军嫂的一半,我不能成为他矢志军旅的‘拖油瓶’。”2021年,随着孩子们逐渐步入学校,她考取了当地人社专员的岗位,自学财务知识,逐渐成为业务骨干。

在内蒙古,有很多像高小红一样默默撑起家庭的军嫂:支持丈夫在西藏服役的乌恩图雅;怕丈夫执行任务分心,独自接受手术治疗的孙娜;一个人装修、搬家、产检、照顾公婆的郭晓奇……不久前,她们站在了“最美军嫂”的颁奖台上。

聚少离多,是每个军人家庭躲不开的难题。从想象中的浪漫军婚到独守空房,从开始的煎熬到习以为常,她们坚守着自己的“边关”,给予军人最美的支持。

在内蒙古42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还在延续,军民团结之歌在北疆回响……

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记者 赵 姬

网站地图